喜爱<<水调歌头>>这首诗的理由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1 09:26:24

此首中秋词。上片,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;下片,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。挥洒自如,不加雕琢,而浩荡之气,超绝凡尘。胡仲任谓中秋词,自此词一出,余词尽废,可见独步当时之概。起句,破空而来,奇崛异常,用意自太白“青天有月来几时,我欲停杯一问之”化出。“不知”两句,承上意,更做疑问,既不知明月几时有,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。“我欲”三句,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,乃有乘风归去之愿,“我欲”与“又恐”相呼应。“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”,就本意说固高妙,就寓意说亦极慰藉。“起舞”两句,仍乘上来,落到眼前情事,言既不得乘风归去,惟有徘徊于月下。自首至此,一气奔放,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。换头,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。以下愈转愈深,自成妙谛。“不应”两句,实写月圆人不圆,颇有恼月之意。“人有”三句一转,言人月无常,从古皆然,又有替月分解之意。“但愿”两句,更进一步,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,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,借月盟心,长毋相忘。原意虽从谢庄《月赋》“隔千里兮共明月”句化出,苏轼加“但愿”二字,则情更深,意更浓矣

若是苏轼的可发表以下:
这首词十分积极乐观,虽然当时东坡和弟弟子由相隔甚远,自己被贬,在词中一点都看不出有这种迹象,但是也有看破世俗的意味,不过看词总看精华嘛

写得太好了!!!
实在太好了!!!

因为他伤感。

诗这玩意儿一定要自己喜欢才可以
让别人写那算怎么回事儿啊